数控切削加工尺寸不稳定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4-07-26
数控切削加工尺寸不稳定怎么办?今天我们从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机械原因分析 1
2
分析:检测时只需在伺服电机与丝杠的联轴节上作好记号,用较快倍率来回移动工作台(或刀架),由于工作台(或转塔)的惯性作用,将使联轴节的两端出现明显相对移动。此类故障通常表现为加工尺寸只向一个方向变动,只需将联轴节螺钉均匀紧固即可排除。
原因:滚珠丝杠与螺母之间润滑不良,使工作台(或刀架)运动阻力增加,无法完全准确执行移动指令。
分析:此类故障通常表现为零件尺寸在几丝范围内无规则变动,只需将润滑改善即可排除故障。
3 4 5 加工尺寸不稳定类故障判断维修 1 2 3
原因:机床工作台(或刀架)移动阻力过大,一般为镶条调整过紧、机床导轨表面润滑不良所致。
分析:该故障现象也通常表现为尺寸在几丝范围内无规则变动。检查时可通过DGN800-804的位置偏差量进行,方法同上。此类故障只需将磨损轴承更换并认真调整,故障即可排除。
原因:丝杠间隙或间隙补偿量不当。
1.机床拖板长期高速运行,导致丝杆和轴承磨损;
2.刀架的重复定位精度在长期使用中产生偏差;
3.拖板每次都能准确回到加工起点,但加工工件尺寸仍然变化。此种现象一般由主轴引起,主轴的高速转动使轴承磨损严重,导致加工尺寸变化。
4 5 6 7 8 9 10 11 12
2.在出现机床磨损后产生拖板、丝杆和轴承过紧卡死,则必须重新调整修复;
3.刀架换刀后太松则检查刀架反转时间是否满足,检查刀架内部的涡轮涡杆是否磨损,间隙是否太大,安装是否过松等;
4.如果是程序原因造成的,则必须修改程序,按照工件图纸要求改进,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按照说明书的指令要求编写正确的程序;
5.若发现尺寸偏差太大则检查系统参数是否设置合理,特别是电子齿轮比和步距角等参数是否被破坏,出现此现象可通过打百份表来测量。
2.数控系统可能受到外界电源的波动或受到干扰后自动产生干扰脉冲,传给驱动致使驱动接受多余的脉冲驱动电机多走或少走现象;了解掌握其规律,尽量采用一些抗干扰的措施,如:强电场干扰的强电电缆与弱电信号的信号线隔离,加入抗干扰的吸收电容和采用屏蔽线隔离。另外,检查地线是否连接牢固,接地触点最近,采取一切抗干扰措施避免系统受干扰。
螺纹程序段时出现乱牙,螺距不对,则马上联想到加工螺纹的外围配置(编码器)和该功能的客观因素,如:主轴转速,螺纹导程与进给速度的关系(928 TC配DY3 ,加工螺纹时主轴转速X螺纹导程≤1700mm/min),编码器的线数与电脑设置是否相符;当发现圆板程序段尺寸不对时则检查圆弧的编程轨迹是否在同一圆弧上,有否特殊圆与圆之间的过度关系编程时的工艺编制。
2.检查系统参数是否设置合理或被人为改动;
3.有关的机床配置在连接计算耦合参数上的计算是否符合要求,脉冲当量是否准确;
4.检查机床传动部分有没有损坏,齿轮耦合是否均匀,检查是否存在周期性,规律性故障现象。若有则检查其关键部份并给予排除。
2.加工工件使用的刀具选型不对,易损,刀具装夹不正或不紧等;
2.由于是刀具材质使加工工件尺寸产生变化,则按要求合理选择刀具,而由于刀具装夹不正等原因产生的则根据工件的工艺要求合理选择刀具角度和工装夹具;
3.当怀疑是加工方面的工艺问题,则根据材料的性质,合理地编制加工工艺选择适当的主轴转速,切削进给速度和切削量;
4.由于机床共振引起则把机床放置平稳,调整好水平,必要时打下地基,安装稳固;
5.数控系统产生的尺寸变化,首先判断程序是否按图纸尺寸要求编制,然后再根据所选的配置检查设置的参数是否合理(如 : G0快速定位速度和切削时的加减速时间常数等)。是否有人故意改动,其次是考虑所选配的驱动器功率大小是否合理,通过判断相位灯观察电脑发给驱动的脉冲是否有失步现象;
6.检查刀架换刀后反转时间够不够,是否使刀架有足够的时间来锁紧,检查刀架的定位和锁紧螺丝是否有松动;
7.检查主轴和尾座的同轴度是否存在跳动、串动等现象;
8.利用编程技巧消除间隙。
2.加装稳压设备;
3.接地线并确定已可靠连接,在驱动器脉冲输出触点处加抗干扰吸收电容;一般的情况下变频器的干扰较大,请在带负载的请况下判断,因为越大的负载会让变频器负载电流越大,产生的干扰也越大;
4.选择适当的电容型号;
5.检查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信号连接线是否带屏蔽,连接是否可靠,检查系统脉冲发生信号是否丢失或增加;
6. 送厂维修或更换主板。